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点击进入授权页面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QQ登录

只需要一步,快速开始

!loginextratip!

资讯 沙市梅台巷“前世今生”:亘古未变的“市中心”

       来源: 荆州新闻客户端 时间:2016-05-15 18:17
  这里车水马龙,商铺云集;这里繁华如锦,层楼鳞次,这里熙熙攘攘,人来人往……

  这里就是梅台巷,一条地处市中心,虽已不再见往昔的古色古香,但热闹了沙市人一辈子的老街巷。




  亘古未变的市中心


12745067_854562.jpg



  说起梅台巷,首先印入脑海的是位于街口的老沙市手工米粉。这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店,没有华丽的装修,也没有高档的桌椅,它与老街一样,有的只是简朴和纯正。

  清晨6时,老板开始营业,住在不同地方的居民逐渐汇集过来,只为尝一口地道的沙市味道。

  比早餐店老板起得更早的是临街卖菜的菜农,他们清晨便从农贸市场运来新鲜的蔬菜开始贩卖,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打破了小巷的宁静。

  这里在几十年前是沙市的“市中心”,几十年过去,这里仍是“市中心”。

  从巷口往里走,道路两旁被各种小吃商铺占据着,既有卖衣服的潮流小店,也有卖美食的百年老店;既有从外地过来打工的异乡者,也有居住在此地几十年的原着居民。

  老街以豁然的姿态包容着这一切,看新旧文化在这里交汇,看两代思想在这里碰撞。夜间的梅台巷更有一番风情,夜市的展开,闪烁不停的霓虹灯,川流不息的人群让小巷显得越发热闹,从早到晚都不曾停歇。对于住惯了安静高档住宅的居民来说,也许无法忍受这样的吵闹,但对于梅台巷的老居民,没有这样的繁杂他们还无法安心入睡。

  晚上10点钟,随着店铺逐渐关门,人流缓缓散去,梅台巷又恢复昔日的宁静。小巷两旁的万家灯火点亮这条街,他们来来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守护着这里,老街也以别样的方式守护着他们。




      习惯热闹的梅台巷人

12745068_898738.jpg


  62岁的魏昌富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老沙市人,从出生起,他就住在梅台巷,而这一住就是60多年。说起梅台巷的发展,老人滔滔不绝:“梅台巷并不是一直就叫这个名字。解放初期,最先叫做接路巷,后改作劳动巷,最后才又更名为梅台巷。”梅台巷一直处于沙市区的中心位置。在过去,沙市属于城中心的繁华区范围很小,梅台巷和胜利街就是最古老的商业区。

  “以前,梅台巷又叫‘好吃街’,那时候,卖小吃的、卖菜的、卖烟的、卖杂货的,整条街都是。”魏伯说,自己儿时常在这条街上玩耍,想要什么,在这里都能买到。各色小吃的香味时常飘荡在这条街上,每逢过年过节,大家都会来到这里采购,各类商品,应有尽有。那时候,商贩都是挑着扁担来卖货,边走边吆喝。要买酒了,就拿几分钱,让小贩用竹筒在木桶里给舀上几筒;要买辣椒酱了,就用碗盛上几碗。一筒、一碗就是商品的单价。“那时候,才是真正的打酱油呢!”魏伯笑着调侃道。

  和胜利街一样,梅台巷以前也是老瓦老砖老平房,木制的建筑,整条的青石板路。虽然现在铺上了水泥,行走更加方便平稳,但在石板路上走过的童年还是让很多居住在梅台巷的人难以割舍。而过去定期对石板进行打磨修补的声音,也是老人心中永远的怀念。

  梅台巷的改变,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。一次大型改造和拆迁,木质结构的平房被钢筋楼房取代,青石板路也扩宽一倍变成了水泥路。如今的梅台巷早已没了往昔的模样,只在与胜利街交界处残留的几十米青石板才依稀可见往日的踪影。

  一部分老梅台巷人搬出,又有一部分人进入到新的梅台巷来。过去和魏伯一块儿在便河桥划龙舟,在中山路看采莲船的伙伴早已陆续搬走,梅台巷也逐渐不是当初的模样。每每想起,魏伯心中不免惋惜。

  “我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了,有很深的感情,不愿意也不会搬走。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热闹,每天听着楼下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,想要什么了下楼就能买到,再好的小区也比不上这里方便。”魏伯说。




       整治环境卫生任重道远

  地处市中心的梅台巷,南抵胜利街,北接北京路。以梅台巷为界,这里分属两个不同的社区,其中街东门牌为双号,属于江汉社区管辖;街西门牌单号,属于梅台巷社区。

  这条繁华的老街商户云集,临街一楼以门面为主,二楼以上则是居民住宅。“这条老街最大的特点就是密集,无论是商户,还是住宅。”沙市区梅台巷社区主任凃燕华告诉记者,这里的楼栋不像别的小区是一梯两户、一梯四户,而大多是一梯六户,甚至有的是一梯八户。楼栋密集,房屋面积也不大,小的三四十平方米,大点的也就八九十平方米。

  随着人口的流动,如今还居住梅台巷的本地人已然不多。“现在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外地人,大概占60%的比例,而留下来的本地人也大多是老年人。”凃燕华介绍道。

  因为门面多,流动商贩多,乱搭乱盖、环境卫生等成为梅台巷存在的主要问题。“这里是市中心,更是城市的形象所在。整治街道卫生,维护市场秩序,是我们长期坚持的行动。”凃燕华表示。




  历史上的梅台巷

  梅台巷因清康熙四十三年(公元1704年)兵部侍郎张可前曾在此筑台植梅,故名。又名截路巷,谐转为接路巷。相传三国时期,蜀将赵云曾在此拦截孙夫人,夺下刘备的儿子阿斗(刘禅)。

  亦名借路巷,传说蜀将张飞曾在此借路往返于东吴。1967年曾更名为劳动巷。1973年复名。

       编辑: 刘荣 前往首页>>

特别声明:此贴由论坛会员天王蝎上传发布,不代表《楚网》的观点和立场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;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。

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:cnszlj#outlook.com(#替换成@) 或 站内举报
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网友点评5

荆楚 2018-7-1 17:18 显示全部楼层
大不如前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楚留思 2018-7-1 17:18 显示全部楼层
哪有亘古不变的市中心,那荆州还发展个鬼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金豆 2018-7-1 17:18 显示全部楼层
路过路过路过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威兔 2018-7-1 17:18 显示全部楼层
拆,,,太乱太差了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威兔 2018-7-1 17:19 显示全部楼层
只能说是老中心!
安装楚网手机客户端,湖北资讯一手掌握「点击这里下载安装APP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推荐阅读

评论
!paopaokaji_lang_weixin!

微信公众号

扫描添加关注
网聚湖北资讯一手掌握

微网

微信小程序

扫描二维码
快捷体验小程序的大能量

!paopaokaji_lang_top!